学校强制实习并且拿不给毕业证作为威胁,违不违法
青田法律咨询
2025-06-28
学校强制实习并以不给毕业证作为威胁的行为是违法的,学生有权拒绝并依法维权。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法律依据与违法性判定
1. 《教育法》与《高等教育法》
根据《教育法》第四十三条及《高等教育法》相关规定,学生完成学业后有权获得相应学业证书,学校无权以非法定理由剥夺。若学校以强制实习为由扣发毕业证,直接违反上述法律对毕业生权益的保护条款。
2. 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
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明确:
• 自愿原则:实习需学生自愿参与,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;
• 专业对口:实习单位应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,确保实习与教学目标一致;
• 禁止牟利:学校不得克扣学生实习报酬,或通过实习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若学校强制安排与专业无关的实习,或借此牟利,均属违法行为。
3. 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
该规定第六条明确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活动的权利,包括实习。但学校需通过协商方式组织实习,而非强制。若学校以毕业证为要挟,剥夺学生选择权,构成对学生权利的侵犯。
二、学校行为的违法表现
1. 强制实习的违法性
• 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,不能替代学生与企业的自愿协商。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实习单位,学校无权单方面强制安排。
• 若实习与专业无关,或存在安全隐患,学校强制安排的行为进一步损害学生权益。
2. 以毕业证为要挟的违法性
• 毕业证发放应仅与学生学业成绩、学分等教育考核结果挂钩。学校将实习作为毕业前提,且未提供合理替代方案(如自主实习),属于滥用管理权。
• 此行为违背“不得以实习牟利”“不得强制安排实习”等规定,构成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。
三、学生维权途径
1. 与学校协商
• 明确表达对强制实习的异议,要求学校提供实习与专业关联的证明,或允许自主选择实习单位。
• 若学校以“教学计划”为由拒绝,可要求其出示相关政策依据。
2. 向教育部门投诉
• 收集证据(如学校通知、威胁记录、实习协议等),向当地教育局或教育厅提交书面投诉。
• 教育部门有义务调查并督促学校改正,若学校拒不整改,可能面临行政处罚。
3. 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
• 若投诉无果,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,要求确认学校行为违法,并责令其颁发毕业证。
• 若因延迟发证导致损失(如错过就业机会),可一并主张赔偿。
四、特殊情况说明
• 若实习纳入教学计划:
若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(如医学、教育等专业),且学校提供合理选择空间(如多家合作单位供选),则以未实习为由不发毕业证可能不违法。但学生仍有权要求学校保障实习条件(如安全、报酬等)。
• 未成年人保护:
若学生未满18周岁,学校还需取得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,否则强制实习行为违法性更明确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,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,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。
一、法律依据与违法性判定
1. 《教育法》与《高等教育法》
根据《教育法》第四十三条及《高等教育法》相关规定,学生完成学业后有权获得相应学业证书,学校无权以非法定理由剥夺。若学校以强制实习为由扣发毕业证,直接违反上述法律对毕业生权益的保护条款。
2. 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
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明确:
• 自愿原则:实习需学生自愿参与,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;
• 专业对口:实习单位应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,确保实习与教学目标一致;
• 禁止牟利:学校不得克扣学生实习报酬,或通过实习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若学校强制安排与专业无关的实习,或借此牟利,均属违法行为。
3. 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
该规定第六条明确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活动的权利,包括实习。但学校需通过协商方式组织实习,而非强制。若学校以毕业证为要挟,剥夺学生选择权,构成对学生权利的侵犯。
二、学校行为的违法表现
1. 强制实习的违法性
• 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,不能替代学生与企业的自愿协商。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实习单位,学校无权单方面强制安排。
• 若实习与专业无关,或存在安全隐患,学校强制安排的行为进一步损害学生权益。
2. 以毕业证为要挟的违法性
• 毕业证发放应仅与学生学业成绩、学分等教育考核结果挂钩。学校将实习作为毕业前提,且未提供合理替代方案(如自主实习),属于滥用管理权。
• 此行为违背“不得以实习牟利”“不得强制安排实习”等规定,构成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。
三、学生维权途径
1. 与学校协商
• 明确表达对强制实习的异议,要求学校提供实习与专业关联的证明,或允许自主选择实习单位。
• 若学校以“教学计划”为由拒绝,可要求其出示相关政策依据。
2. 向教育部门投诉
• 收集证据(如学校通知、威胁记录、实习协议等),向当地教育局或教育厅提交书面投诉。
• 教育部门有义务调查并督促学校改正,若学校拒不整改,可能面临行政处罚。
3. 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
• 若投诉无果,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,要求确认学校行为违法,并责令其颁发毕业证。
• 若因延迟发证导致损失(如错过就业机会),可一并主张赔偿。
四、特殊情况说明
• 若实习纳入教学计划:
若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(如医学、教育等专业),且学校提供合理选择空间(如多家合作单位供选),则以未实习为由不发毕业证可能不违法。但学生仍有权要求学校保障实习条件(如安全、报酬等)。
• 未成年人保护:
若学生未满18周岁,学校还需取得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,否则强制实习行为违法性更明确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,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,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。
下一篇:暂无 了